您好,欢迎光临苏州锐材半导体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苏州12英寸半导体项目已经上报发改委

苏州12英寸半导体项目已经上报发改委

《第一财经日报》获悉,前不久一直盛传的苏州首个12英寸半导体制造项目,名称为“禾发科技”。而且,两个月前,江苏省环保评价部门已对该项目对环境影响作出评价,并已对外做了公示。


一位半导体行业咨询人士透露,该项目目前已上报国家发改委,第二季度末或者第三季度,有望正式公布。


不过,记者同时了解到,该项目公开的投资方为“苏州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苏州创投”),至于是否与和舰科技、日本尔必达公司有关,尚无法确认。


总规划达30亿美元


本报获得了禾发科技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第二次公示”的材料。材料显示,该项目属于12英寸半导体制造项目,总投资达30亿美元。在技术制程方面,它将采用45纳米工艺;此外,芯片年产能大约为48万片。


此前,《新华日报》也公开报道,在《2008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江苏省省长罗志军也提到,2008年,要“抓紧苏州禾发科技、无锡海力士三期、昆山龙腾光电二期、淮安富士康二期、南通王子制纸、泰州医药城一期、徐州工程机械基地等项目建设”。


公示材料介绍了该项目的组成与主要建设内容。其中显示,主体厂房面积大约91000平方米,包括1幢3层钢筋混凝土加钢屋架结构厂房。如果加上废物仓库、原料化学品仓库、给排水、电、气供应与环保处理及绿化区域,整个厂区的面积将超过21万平方米。


12英寸芯片生产项目具有潜在的污染风险。不过,该项目的设计已通过江苏省环评单位“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的审查。该单位在“环评总结论”中表示,禾发科技12英寸芯片生产项目“在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环境风险预防措施、应急预案后,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在该地建设是可行的”。


国家环境保护部网站信息显示,为减少该项目的排放物对水污染,“拟通过关闭苏州工业园唯亭印染厂2台、华盛油脂公司1台、阳澄纱线漂染厂1台燃煤锅炉削减所得的总量达到削减”。


“我们收到的公众反馈中,基本没有意见,对该项目的实施做了肯定。”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田爱军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材料显示,禾发科技项目“拟建地”为苏州工业园。  


投资方疑问


此前的传闻中,该项目的投资方为苏州和舰科技与日本半导体巨头尔必达。


苏州和舰一直拒绝对上述消息作出评价,并强调一切以官方消息为准。但上述材料显示,苏州创投才是这座12英寸工厂的投资方。


苏州创投成立于去年9月,其前身为2001年11月成立的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创投有限公司。不过,经过重新规划后,苏州创投已是一家集团企业,下辖中新创投、银杏投资、苏州工业园区中小企业创业担保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生物纳米科技公司、华圆管理咨询(香港)等子公司。目前它已发展成为集创投、产业投资、贷款担保为一体的国有性质的风投机构。


不过,上述半导体行业咨询人士分析说,苏州创投作为一家投资机构,不可能成为真正的运营主体,未来必定有真正的半导体企业参与。“我了解到仍然是和舰与尔必达。”该人士透露。


禾发模式猜测


如果是苏州创投充当投资方,加上上述两家半导体企业,倒有望让这座12英寸工厂具有弹性运营模式。


和舰确实想上马12英寸工厂,早在2006年它便开始了二厂的规划,但因缺乏资金,一直未能落实生产,它应该担当未来的工厂的运营方,即代工者。


而尔必达虽是全球第三大存储芯片企业,但由于其战略合作案众多,加上去年存储芯片价格暴跌,目前它已无力直接投下巨资设厂,只能倚靠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合作伙伴。


这一模式,可能与此前重庆市宣布的12英寸工厂项目类似。3月初,在北京参加两会间隙,重庆市市长王鸿举曾对外表示,重庆首条12英寸生产线,将由茂德科技与一家日本企业合资上马。


中芯国际一位内部人士表示,这一模式中,由于技术转移方为其他地区的企业,从形式上可以避开台湾地区目前对于半导体产业西进祖国大陆的限制。


半导体产业分析人士莫大康也认为,这是一种能够整合各方资源的合作模式。不过,他也提醒说,地方政府虽然拥有资金优势,但也要充分评估投资风险,毕竟,如果合作方纯粹以技术入股,那风险就极小。